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共龍巖市委宣傳部、龍巖市政府新聞辦舉辦“非凡這十年 奮進新征程·聚焦老區蘇區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8月12日,第四場發布會武平專場舉辦,武平縣委書記張麗華以“建設閩粵贛省際宜居宜業宜旅的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和老區蘇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為主題,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武平縣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武平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龍巖工作和對武平林改、捷文村群眾來信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持續實施‘融入兩區、生態立縣、產業興城、旅游富民’縣域發展戰略,先后獲評第五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等一系列‘國字號’名片,2016-2021年連續六年獲評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發展超越的態勢愈發凸顯?!卑l布會上,張麗華介紹道。
武平縣始終牢記囑托,以三個“著力”大力弘揚武平林改首創經驗。2017年7月,全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武平召開。
著力推進機制創新:在全省率先推出“惠林卡”金融產品、天然林可免評估直接抵押貸款、林業金融區塊鏈融資服務和低碳社會創建信息管理平臺等舉措,林業資源管護和林業扶貧機制經驗做法入選國家發改委《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
著力激發經營活力:深化林業發展“八大工程”,全面推進“三權分置”,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開展集體林木采伐制度改革試點。林地經營權累計流轉25.91萬畝,完成造林面積84萬畝。
著力促進林農增收:以建設首批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為抓手,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文旅經濟?,F有“森林人家”107家,全省縣域最多;2021年實現林下經濟產值40.2億元,帶動3萬農戶增收致富。
武平縣堅持大抓招商、大抓產業、大抓項目,接續實施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和產業轉型升級“八大行動計劃”,加快構建“516”現代產業新體系。
堅定不移把以新型顯示為重點的信息產業作為首位產業,突出產業招商“闖廣東”,推動新顯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成勢,共引進新顯企業96家,2021年實現產值55.81億元。
堅持每年實施100個重點項目,十年間累計投資729.28億元,龍龍鐵路武平段、省級科技孵化器、光電信息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實現開工或竣工。
全面深化改革,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主體從8931戶增加到32339戶,“四上企業”從178家增加到502家,創造了更多“武平服務”“武平速度”。
過去十年,武平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3%,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7.3%,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5%、10.2%,成功創建全省首個縣域省級高新園區,武平高新區、武平工業園區產值相繼“破百億”,全縣經濟總量和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武平縣堅持以縣城為龍頭、集鎮為節點、美麗鄉村為基礎,扎實推進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
完善城市空間布局,滾動推進城市公園建設、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城區雨污分流改造等惠民項目,千鷺湖濕地公園、興賢坊傳統文化街區、心月公園等成為武平新的“生態會客廳”,園林精品城市加快打造,城區人口達13萬,城區、景區、園區融為一體、聯動發展,綠色清爽、整潔優美成為最鮮明的“武平印象”。
堅持“串點連線成片”“+旅游”的理念,把山林農田當景區,把農林產品當旅游產品,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引領鄉村振興三大示范片建設。
深入實施現代特色農業“851”工程,武平百香果、象洞雞、紫靈芝、綠茶、富貴籽成為五大綠色富民產業。
加快完善城鄉基礎設施,龍龍鐵路武平段于2019年9月開工建設,28公里長的環城快速通道建成通車,武平“百家大院”項目簽約推進,一大批補短板、強弱項、增后勁、利長遠的基建項目推動城鄉發展進入“快車道”。
十年來,武平縣堅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
全力以赴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并取得決定性勝利,提前一年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每年將80%以上財力用于民生支出,完成140件縣委縣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等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有效,自2020年2月9日以來無新增確診病例。
實施四期城鄉學校擴容提質工程,新增學位16140個??h醫院被列入國家縣級醫院300強,全縣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率位居全省前列,擁有全省最大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均入選全國試點縣。被授予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成功入選“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候選名單,武平縣公安局獲評“全國優秀公安局”殊榮,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武平縣將以林改20周年為新起點,深入實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緊緊圍繞市委對武平“三個方面走前頭”的明確要求,大力踐行“項目工作法”“腳底板工作法”,發揚“沖沖沖”和“實干實效實在”的工作作風,圍繞全面確保市縣兩級重點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深入實施“策劃專項行動”“征遷專項行動”“報批專項行動”“債券專項行動”“落地專項行動”“重點督辦專項行動”等“六大專項行動”,加快建設閩粵贛省際宜居宜業宜旅的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和老區蘇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奮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前頭,深入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深入落實“雙碳”國家戰略,積極開展“低碳縣”創建,發展好文旅康養產業,讓綠水青山始終成為武平最大的優勢和驕傲;
奮力推進綠色經濟發展走前頭,全力加快龍龍鐵路武平段等重大項目建設,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按照“傍大趨小引龍頭”的思路,推動新型顯示等主導產業集聚發展,增強讓“自身骨頭長肉”的動能;
奮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走前頭,深入開展“創城六大行動”,持續擦亮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縣人民,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編輯:邱晨